饮食不当在消化道癌发病中起到的危害作用,日益突出;吃好每一餐是预防消化道癌的最好方式。而生活中有哪些饮食习惯是需要我们加以改正的呢?
1、高盐、高脂肪、高胆固醇膳食。
大量进食饱和脂肪、高盐(咸鱼、腌肉等)可腐蚀胃黏膜,破坏胃黏膜屏障,增加胃癌的发病率。高胆固醇、脂肪的致癌作用能通过胆汁酸介导,高脂饮食能刺激胆汁酸及胆固醇的分泌和排泄,促进大肠癌的发病。
2、暴饮暴食、三餐不定。
食物粗糙、进食过烫、暴饮暴食、三餐不定时等习惯,易造成食管黏膜的慢性理化刺激、机械性胃黏膜损伤、胃液分泌紊乱等,增加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。
3、饮酒、吸烟。
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,造成食管黏膜损伤,为食管癌的发生创造条件。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不仅与食管癌有关,而且能增加胃癌的发病率。
4、真菌毒素。
粮食、酸菜及霉变食物中某些真菌及其代谢物是发生食管癌、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这些真菌(如:黄曲霉毒素)不仅能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,还能分解蛋白质,增加食物中胺的含量,促进亚硝胺的合成。
5、腌熏食品。
胃癌高发区的居民多喜食烟熏的肉干、咸鱼或蟹酱等。高盐的腌渍食物对胃癌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,熏制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致癌物。
小贴士: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 特殊人群应定期检查。
1、食欲减退,消化不良,吃东西没有胃口,饭量比以前减少。
2、早期肿瘤不会出现明显的腹痛,而常出现腹胀、腹部不适。
3、大便的改变,经常腹泻或者便秘,大便颜色改变,经常出现大便变黑或者像柏油一样,有的时候还带有鲜血。
此外,消化道肿瘤目前出现年轻化趋势,市民平时在生活中如果无故出现便血、消瘦、反复腹泻、大便不规律等症状,就要警惕。而一些特殊人群,例如,有消化道不适症状或消瘦、贫血、黑便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患者,有抽烟、饮酒史且年龄在45岁以上等人群要定期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