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认为“肾为先天之本”,也是全身的气根,更有“气归于肾”之说。肾气充足,人的生命力便旺盛,就能延迟衰老。反之则会出现一系列肾气虚衰的症状。用叩齿和舌头搅动牙齿的方法刺激口腔津液的分泌,待津液盛满口腔之后,分三次咽下。长期咽津,有利于肾气充盈。
进入冬季,板栗开始大量上市。中医认为,栗子性味甘温,入脾、胃、肾经,有养胃健脾、补肾强腰的功效,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反胃、腹泻,肾虚造成的腰膝无力及小儿脾胃不健等。此外,栗子还能预防高血压、动脉硬化,老年人常吃栗子,可防老抗衰,益寿延年。比如板栗排骨汤就挺不错。具体的食材和做法是,先准备排骨150克,去壳鲜板栗50克,将排骨洗净焯水后,与板栗一同炖煮至软烂,调味即可。它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,适合肾气虚者食用,其主要症状为气短自汗、面色发白、小便频多、倦怠无力。
心身兼养得长寿
吴清源生前曾说:“人生一世就是修行一世,无论是输是赢。”也正是由于他具备了极高的个人修为,才能在围棋艺术领域内先人一步地发现了“调和论”,倡导顾全大局平衡的哲学思想。这一倾注他毕生心血的“调和论”,成为他提出的“21世纪围棋理论”的奠基石。吴清源的自传起名为《中的精神》。他解释说,围棋的理想是“中和”,又可理解为“调和”。“中”这个字,中间的一竖将口字分成左右两部分,这左右两部分分别代表着阴和阳,有了取得阴阳平衡的那一竖,才构成“中”字。要想到达“中”的境地,绝不是容易的事情,需要长期的内心修养。
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任王东旭介绍说,中医经典著作《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》中说: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治病必救其本。”所以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“平衡阴阳”,给机体内、外造就一种和谐的环境。《素问 生气通天论》中记载: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,阴阳离决,精气乃绝。”阴阳之间相对的动态平衡,称之为“阴平阳秘”。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是对正常生理活动的概括,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,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调所致,而达到阴阳平衡的养生目标就要像吴清源先生那样做到身心兼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