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名家养生 > 养生故事 > 正文

“药王”孙思邈活百岁的奥妙何在?

发表日期:2014-03-03 09:24:50 | 来源 :养好生 | 点击数: 次 

       养生网导读:孙思邈出生在今陕西省关中平原北部的耀县孙家原村,是唐代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,被尊称为“药王”,同时也是我国七世纪以前一位集养生之大成者。其学问渊博,医德高尚,医德精湛,对养生学和本草学有很深的研究。

       《旧唐书》载:“永淳初卒,年百余岁。”倘若以孙氏10岁左右(公元537年)会见西魏将军洛州总管独孤信为依据来推算,孙思邈的最高年寿可达150多岁。这绝非无稽之谈!

药王孙思邈的养生
药王孙思邈

        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,经常需要延医服药,甚至付出了沉重的开销费用。 一个连年患病的孱弱小儿,竟然能够成长为中国医学史上技艺精湛、医德高尚的良医,进而成为罕见的高龄老寿星,不能不使人大为惊异。其中的奥妙绝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,但是孙氏本人的生活和养生实践能够为其作出最好的解答。

 

       修心励志
       孙思邈享年高寿正是其行其德所产生的结果!孙氏重视道德修养以延寿,所以他在许多养生长寿理论和方法中都用养性来概括,认为“性既自善,内外百病皆悉不生,祸乱灾害亦无由作。”故《内经》指出:“德全不危”。俗语常言:“善必考寿,恶必早亡!”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       孔子提出的“仁者寿”,“大德必得其寿”的命题,为《内经》养生理论所直接接受,开始形成中医养生重德的传统。孙思邈是一位文化巨人,又是一位医德的楷模,因此他对养生重德的传统加以充分的继承和发挥。他的养生学思想突出的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,着重论述了“养德”与长寿的关系。他引用嵇康的话,阐明:“养生有五难:名利不去为一难;喜怒不除为二难;声色不去为三难;滋味不绝为四难;神虑精散为五难。”此五者无于胸中,则信顺日跻,道德日全,不祈善而有福,不求寿而自延,此养生之大旨。”孙氏把精神修养视为“养生大旨”,一再指出“德行不克,纵服至液金丹未能延寿……虽常服饵,而不知养性之术,亦难以长生也。”

       淡性情
       孙氏在道家“清静无为”、“恬澹虚无”、“无为而无不为”及儒家的“德全不危”、“仁者寿”的思想指导下,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在养生长寿中的价值和重要作用,要求人们在精神上保持乐观,即恬淡虚无,颐养精神,主张各种精神活动,都不能偏激、持久和过度。要少思、少欲、少愁、少怒,才能使精气收敛,这就是他将《内经》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疾安从来”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

>>更多养生专题

两性养生

栏目排行

  • 四季
  • 人群
  • 运动
  • 中医
  • 名家